王利人
“肖姨,扶貧隊的同志又來幫你晾曬東西來了!”村扶貧專干小肖朝一棟磚瓦樓房喊道,雙腿殘疾的肖大媽忙不迭地從里屋迎出來,張羅著凳椅讓我們坐,一臉的笑容。
看著肖大媽忙碌的身影,我想起了第一次到她家走訪的情景。去年,單位派我到石江村扶貧,為全面了解村里貧困戶的情況,我和扶貧隊及村里幾名干部到貧困戶聶延仁家走訪。當時,走進聶家第一眼看到的是一棟陳舊的磚瓦房,屋外堆放著柴火雜物,一個年逾花甲的婦女撐著手在地上爬行,屋里屋外忙個不停,屋內沒有一件像樣的家具、家電。聶延仁老人不在家,我和爬行的大媽打了個招呼,和其攀談起來。
她叫肖黃容,今年60多歲了,老伴聶延仁已70多歲,身患幾種慢性病。肖大媽從小雙下肢殘疾,只能在地上挪著走,大兒子因病去世,媳婦出走,留下兩個年幼的孩子,一個讀初中,一個讀小學,小兒子智力殘疾,30多歲了尚未成家,只能幫別人打雜,勉強維持生活,全家就靠老倆口支撐,缺少勞動力。聶延仁每天在田地里勞作,肖黃容在家操持家務,喂養(yǎng)豬、雞、鴨等,身貧志不貧。因去年雨水多,陰天多,天氣稍好聶老就要到田間搶時間抓生產,肖大媽無法干重體力活,家里貯藏的農產品都快發(fā)霉了,床上用品、衣物也多年未洗散發(fā)著一股霉味??粗ご髬屢换I莫展、唉聲嘆氣的模樣,我和村里商量決定組織勞力幫她解決困難,并找時間向聶家的幫扶責任領導吳紹秋說了這個想法,他非常支持,表示只待天氣轉好,立即派人支援。
2019年6月4日,是一個晴朗的日子。扶貧隊、開發(fā)局分局幾名年輕輔警和村里幾名干部一早就來到肖大媽家,幫忙晾曬農副產品,開展衛(wèi)生大掃除,把她家里幾百斤重的大豆、玉米、紅薯、稻谷等全部從樓上搬出來翻曬,并把床上用品、衣物等進行了清洗,地面進行了大掃除,看著變得干凈整潔的房子和忙碌的扶貧人員,肖大媽眉頭舒展,一個勁地說著感謝的話。
我深知只靠一次勞動不能解決肖大媽一家的生活困境,只有幫他們發(fā)展固定的脫貧產業(yè),讓他們有了固定收入,才能保證他們一家人真正擺脫貧困。我根據(jù)她家的情況和她商量如何發(fā)展養(yǎng)殖業(yè),肖大媽表示要喂6只豬、幾十只雞、鴨,正在聯(lián)系豬崽、小雞、鴨苗,豬舍和雞鴨籠都已打掃干凈??粗龍远ǖ谋砬?,我對幫助她家擺脫貧困充滿了信心,決定不定期組織扶貧隊、村干部、幫扶責任人幫其干些體力活。
今年,肖大媽家養(yǎng)的6頭大肥豬因肉質好,被搶購一空,凈盈利3萬余元,加上其他收入預計人均收入達2萬余元,順利脫貧。
今年是脫貧攻堅收官之年,在上級黨委政府的支持下,扶貧隊和村支兩委克服困難,奮力前行,經測算,今年村里貧困戶人均收入均已達到7000元以上。
(作者單位:婁底市公安局婁星區(qū)分局經偵大隊)
責編:廖悠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