湖南法治報全媒體記者 王薇
通訊員 黃淑君
四月的湘中大地,春雨潤澤著山巒田疇。
洞口縣石江鎮(zhèn)大沖村,村民們圍著“背包調解員”肖仁才豎起大拇指:“多虧你們來回跑,5年的‘心病’終于解開了!”這場持續(xù)10天的環(huán)境污染糾紛信訪積案的成功調解,是洞口縣“背包式”調解工作法踐行“小事不出村、大事不出鎮(zhèn)”的鮮活注腳。
在洞口22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,481名“背包調解員”背著印有“調解(普法)工作包”字樣的帆布包穿行村落。包里裝著民法典、調解文書、卷尺和手電筒,更裝著“矛盾不上交、平安不出事、服務不缺位“的初心。自2021年試點至今,洞口以“小背包”破題基層治理“大難題”,實現(xiàn)調解力量從薄弱到過硬、解紛模式從單一到多元、治理格局從分散到協(xié)同的深刻變革,為新時代“楓橋經驗”注入洞口實踐。
4月14日,花古街道調委會背包調解員調解躍龍村土地糾紛。
?鍛造扎根鄉(xiāng)土的調解鐵軍
從“底子薄”到“底氣足”
“大家放心,工程是為了咱們兩村好,問題咱一定擺到桌面上談?!?025年3月,東征村電力升級工程的挖掘機壓得坎上村路面出現(xiàn)裂縫,群眾擔憂出行安全?!氨嘲{解員”尹邦峰趕到時,先蹲下身用手丈量裂縫寬度,掏出筆記本記下受損范圍,再一一安撫圍觀村民。
時間回溯到2021年,作為農業(yè)大縣,洞口基層治理面臨壓力大、任務重的現(xiàn)實挑戰(zhàn)??h委以五年規(guī)劃破題,將2021年定為“矛盾化解年”,針對調解力量薄弱問題,延伸“一站式”矛調中心觸角,創(chuàng)新背包式調解法,變坐等求助為主動上門、矛盾上交為就地化解。
同年5月,洞口縣在黃橋鎮(zhèn)試點并推廣“背包式”人民調解工作法。2021年底,全縣構筑起多層次、全覆蓋的人民調解組織網絡體系,481名“背包調解員”覆蓋24個鄉(xiāng)鎮(zhèn)(街道、管理區(qū))、364個村(社區(qū))和6個行業(yè)調委會。
黃橋鎮(zhèn)“全國模范人民調解員”謝揚標是其中的典型代表,他的背包里裝著磨破邊的民法典、卷角的調解卷宗和一把磨亮的卷尺。2024年3月,黃橋鎮(zhèn)永發(fā)村邱某林與謝某躍因通道硬化堵塞排水引發(fā)糾紛,謝揚標帶著背包趕到現(xiàn)場,用卷尺精準丈量爭議區(qū)域,對照不動產權登記證厘清權責,僅1個小時便促成雙方和解,這起案例被作為典型經驗在全省推廣?!袄现x來了,這事穩(wěn)當。”村民的信任,是對這支隊伍的最高褒獎。
為系統(tǒng)提升調解能力,2021年以來,洞口縣累計組織培訓6次,共計2800余人次,發(fā)放《司法行政工作資料匯編》《洞口縣“背包式”人民調解工作手冊》等資料2000余份,開辦宣傳專欄37個。
探索多元解紛新機制
從“一元解紛”到“多元共治”
在洞口,調解講究法理情“三位一體”:每起糾紛必過法律關(對照條文定權責)、道理關(鄉(xiāng)干部長輩評事理)、情感關(喚醒鄰里情誼)。2024年12月,張某兄弟因地埂糾紛對簿公堂,調解員搬出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,請來家族長輩剖析“遠親不如近鄰”,最終雙方各退一步、握手言和。
高沙鎮(zhèn)石榴村村民曾因道路通行糾紛劍拔弩張。村支兩委、駐村干部與“五老人員”組成的背包調解隊多次上門,以“積分換項目”政策為紐帶,不僅化解矛盾,更爭取到11萬元獎勵資金硬化200米泥巴路。4年間,該村處理糾紛11件,獲獎勵83萬元實施6個民生項目,成為無訪示范村,構建起“預防—化解—惠民”閉環(huán)?!氨嘲槐?,責任在肩,群眾見我們就像吃了定心丸?!闭{解員的話,道出機制創(chuàng)新的核心。
行業(yè)調解筑牢支撐。交通事故、婚姻家庭等6個專業(yè)調委會與村調委會對口支援,2024年交通事故調委會結案127件,涉案金額1200萬元,結案周期從45天壓減至15天?!胺旨壥絾栐\”機制高效運轉:簡單糾紛由村“四群”工作站化解,復雜事項經村支兩委調解,鎮(zhèn)級“會診”兜底,2024年以來,鎮(zhèn)村調處矛盾2490起。
凝聚協(xié)同共治新合力
從“單打獨斗“到“攥指成拳”
4月14日,洞口縣文昌街道綜治中心內,和平社區(qū)居民陳某與蔬菜村王某在調解協(xié)議書上鄭重簽字,為持續(xù)28年的宅基地糾紛畫上句號。這場糾紛的化解,正是洞口縣“中心吹哨、部門報到”聯(lián)動機制破解基層治理難題的生動實踐。
1997年,陳某購買相鄰老宅后,與王某因宅基地界線爭議積怨?jié)u深。2024年陳某返鄉(xiāng)再提訴求,街道辦啟動“部門聯(lián)動調解”模式:街道聯(lián)合和平社區(qū)、蔬菜村工作人員,多次咨詢自然資源、住建部門政策,對照土地管理法厘清權責,邀請雙方親屬及村中老人參與調解,最終促成雙方換位思考、達成調解。
“矛盾能啃‘硬骨頭’,關鍵在協(xié)同?!蔽牟值老嚓P負責人表示,作為縣核心區(qū),街道依托全縣“中心吹哨、部門報到”聯(lián)動解糾機制,針對土地規(guī)劃、鄰里糾紛等復雜問題,實行 “一案一專班”,整合政策解讀、法律支持、情感疏導等多元力量,推動“單打獨斗”變“攥指成拳”。2024年以來,街道通過該機制化解10年以上積案9起。
洞口縣還積極整合人民調解、行政調解、司法調解和各方面的資源,在縣、鄉(xiāng)、村建立“一站式”社會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(站),堅持做強縣、鄉(xiāng)矛調中心,做實村級矛調工作站,遇有專業(yè)問題隨時連線指導。2023年,某企業(yè)勞資糾紛調解中,調解員遠程連線勞動仲裁員,當場計算經濟補償金,3小時達成協(xié)議?!氨澈笥小悄覉F’,遇事不慌了?!闭{解員的感慨,折射出協(xié)同治理的效能。
每調解一起糾紛,“背包調解員”都會做兩件事:將案例錄入普法資料包,作為以后調解的教科書;在村里開一場普法會,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?!罢{解一案,普法一方,教育一片”已成為洞口特色。
4年來,481個“背包調解員”踏遍全縣每一個村組,調解糾紛8334件,其中疑難案926件,涉案金11843.82萬元,成功率98.06%,履行率、滿意率實現(xiàn)雙100%。防止“民轉刑”19起、群體性事件20起。他們在洞口寫下10萬余公里調解足跡,更在群眾心中種下“和為貴”的種子,真正實現(xiàn)“小事不出村、大事不出鎮(zhèn)、矛盾不上交”。
責編:李禎媛
一審:李禎媛
二審:伏志勇
三審:萬朝暉
來源:湖南法治報